专家谈618商品不降反涨:高流量费压缩商家利润消费者也受伤
发布时间:2025-06-25 11:55:58 来自:ayx爱游戏电子
多位花了钱的人记者反馈,在购物车中发现商品6月18日价格较年初、5月初、618活动前期等节点上涨,涉及服装、电器、家居用品等多个类目。同时,小红书等平台也有许多用户反映618购物车商品涨价,涉及淘宝、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。
一位消费者向记者展示的页面信息数据显示,她购物车里的一件枕头5月18日加购价为73元,5月27日,618第一波活动结束后涨价至89元,5月28日再降价至73元,但6月12日至今日,该商品涨价至89元,她询问商家发现,商家中途退出了618活动。
还有商品6月18日价格比年初上涨近15%。页面信息数据显示,一件上衣的价格1月22日加购价为478元,6月18日叠加平台消费券后价格为549.9元,618大部分时间价格高于加购价,该商品来自于品牌官方旗舰店。
从记者整理来看,服装类目的中小商家618涨价相对较多,但与此同时,不少美妆、鞋服品牌等过往参加618活动的“主力军”降价幅度也不大,降幅大多数来源于于平台9折优惠券,商家本身并无降价。记者关注到,部分未获平台补贴也无投流预算的商家干脆并未报名618,不降价甚至涨价,等待大促流量虹吸期过去。
一位不愿具名的商家和记者说,今年618,天猫和京东均推出了平台9折补贴券,面向部分商家,天猫补贴由平全承担,京东补贴由商家、平台以1:1的形式承担,价格变更可能由于部分商家中途剔除了平台补贴券,也可能有部分商家考虑到“破价”、利润等保护因素中途取消一些优惠券。
多位商家说,电子商务平台对大促的价格管控很严,此前许多商家早已形成习惯设置一个高后台价格,日常便以折扣价售卖,大促活动期间再以优惠活动的增减来控价。平台随后又加强了价格监督管理,锁住活动报名价格与以往价格对比,但从涨价情况去看,部分商家似乎仍有漏洞可钻。
从价格管控、平台补贴来看,电子商务平台对大促的热情可见一斑,但在大促关注度下降、商家利润渐薄的情况下,平台需要面对慢慢的变多“商家玩不起了”的挑战。
一些商家甚至为不参加618而与平台博弈。一位3C类目的店铺运营和记者说,618开始前,平台小二圈选了店铺大批商品参加618,除平台补贴外也要求商家自行优惠,但公司的控价政策和产品成本支持不了,618期间,他的一项运营是与平台小二博弈,让部分商品退出活动。
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记者分析,从商家类型来看,定位高端、强调奢侈属性的品牌可能对大促兴趣不大,纸巾、粮油等高复购率的商品随着大促“囤货”需求减弱可能大促兴趣减弱,还有许多中小商家和白牌企业面对高流量费、利润空间的压缩,可能在大促降价意愿越来越低。
大促涨价屡禁不止的现象正在伤害消费者。张毅表示,大促乱象可能损害消费者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,也会导致商家生态失衡,对平台来说,如何加强完善大促机制、做好创新产品、品类的扶持、用AI赋能平台自身及商家等,是下一步布局中的关键。
特别声明: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。该内容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,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,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。
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。
温馨提示:不良游戏,拒绝盗版游戏,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受骗上当,适度游戏益脑,沉迷游戏伤身,合理的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。